一生太短,她只想活出自己的模样
◆ ◆
▽ 温馨提示 ▽
轻点右上角,Aa调整字体大小
本文由壹学者(ID:my1xuezhe)原创
转载授权请联系壹学者
她的词作独步一时,集婉约与豪迈之风,在宋朝极负盛名。
有人说,她是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,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。
她的名字,更是与屈原、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甫等伟大诗人并行,被后世誉为“千古第一才女”。
“壹学者”热诚欢迎您赐稿或荐稿,
点击查看>>“壹学者”征稿启事
投稿邮箱:yixuezhe@rucdm.com
陈寅恪先生曾说:
“华夏民族的文化,
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
两宋,既是中华文化最鼎盛的时代,
也是中华大地一段风起云涌的劫难。
从最初的“琪树明霞五凤楼,夷门自古帝王州、汴京富丽天下无”,
到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”。
在这既繁荣又流离之间,一时有识之士辈出,
诸如欧阳修、曾巩、黄庭坚、王安石、
苏轼、秦观、晏殊、陈师道......
而文坛诸多词人当中,有这样一位女性,
她的词作独步一时,集婉约与豪迈之风,
在宋朝极负盛名,
她的名字更是与屈原、陶渊明、
李白、杜甫等伟大诗人并行,
被后世誉为“千古第一才女”,
她,
就是宋婉约派词宗——李清照,号易安居士。
一页页墨
32 46653 32 14985 0 0 2778 0 0:00:16 0:00:05 0:00:11 2897香,一首首诗词,
书写她幸运而悲苦的一生。
两宋交迭给她的生活划出一道深深的分割线,
前半世父母庇佑无忧无虑,
后半生家国破碎颠沛流离,
靖康之耻、丧夫之痛,
前路几多悲苦,她备尝辛酸,
孤身一人漂泊,她咬牙坚持。
喜也罢,苦也罢,
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,
她的心始终是自由的,
挣脱了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桎梏,
全力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:
做喜欢做的事,爱愿意爱的人,
悲苦人生又如何?
她的灵魂如此自在清绝,
她的故事读来荡气回肠。
壹
轻歌浅笑泛舟去
最是童真少年时
那一季,正值北宋太平日久,文风鼎盛,
汴京天街,一路走来金翠耀目,罗绮飘香。
不知从何时起,一阕没有署名的小词在文坛悄然流传: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——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
词风飘逸自然,意境悠远,
令“当时文士莫不击节”,
众人纷纷猜测其豪情气度该是当代文豪苏东坡的作品,
是时文学家李格非得知后抚掌大笑道:
“词乃小女清照所作。”
大家顿时惊叹不已,
要知道,这一年李清照不过16岁,
初试墨笔,竟一鸣惊人。
随着《如梦令》的广为流传,
李清照之名日渐响彻汴京,
“文章落纸,人争传之”。
在她的笔下,
一首首欢快明朗的小词跃然纸上:
湖上风来波浩渺,秋已暮、红稀香少。
水光山色与人亲,说不尽、无穷好。
莲子已成荷叶老,清露洗、蘋花汀草。
眠沙鸥鹭不回头,似也恨、人归早。
——《双调忆王孙》
李清照年纪虽小才学出众,却是有迹可循,
是父亲李格非的三件“礼物”,方造就一代才女。
李府乃书香世家,
李格非才兼文雅,学比山成,
对行文作赋得心应手,
常说:“文不可以苟作,诚不著焉,则不能工。”
他曾得大文豪苏轼指点,
与廖正一、李禧、董荣并称“苏门后四学士”
一室经纶,万卷藏书,
这是李格非送给女儿的第一件礼物。
宋神宗熙宁九年,李格非中进士,
踏入官途始终清正廉洁,克己奉公。
他任郓州教授时,郡守见他贫寒,
想让他兼任其他官职,好多一份收入,
李格非当即婉言谢绝,
正直真诚、坦荡磊落,
这是他送给李清照的第二件礼物。
而第三份礼物,便是李格非开明的思想,
他从未以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观念教育李清照,
也未将女儿“束之高阁”,
在同龄的女子多囚于思想被禁锢的牢笼里,
学着女红厨艺,念着三从四德的时候,
他任她在那一册又一册的墨迹世界里天高海阔,
任她外出游玩交友,尽情绽放青春。
这个女子是自由的,
她才情风流,喜好更是与众不同。
长歌饮酒,
尽兴到“沉醉不知归路”;
她还玩赌博游戏,
“予性喜博,凡所谓博者皆耽之,昼夜每忘寝食。”
正所谓
“人生苦短,不为无益之事,何以遣有涯之生”。
在这广袤的天地间,
李清照出落得灵襟秀气,超越恒流,
一切的世俗礼教皆形容虚设,
唯有尽情欢乐的才叫生活。
这般自在快乐的少年时光,
是她半生幸运的开端。
贰
与君初相识
犹如故人归
很多人懂得寂寞为何物,多是从沾染了爱情开始,
李清照不外如是。
18岁这年,她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,
他叫赵明诚,字德甫,就读于太学,
才学出众,温文尔雅,
是当朝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挺之的第三子。
虽生于官宦世家,他却无心仕途,
反酷爱金石书画,
闲来在古玩市场中流连忘返,
偶得一件宝贝,便高兴得似孩童一般。
二人的爱情起缘于一次美好的邂逅,
一日适逢元宵佳节,
赵明诚与李清照从兄李迥外出游玩,
在相国寺前恰遇李清照,
他早就读过她的诗词,本已赞赏不已,
此时四目相对,赵明诚顿时一见倾心,
马上就向李府求亲。
登门之时,
李清照恰好撞到前来拜访的客人,
一汪清泉似的少女之心,此刻也怦然心动。
那首著名的《点绛唇》应运而生: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
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
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。
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
——点绛唇(蹴罢秋千)
“与君初相识,犹如故人归。”
他就这样,闯进了她的世界里……
不久后赵李两家喜结连理,
她与他携手,共赴一生的悲欢离合。
婚后赵明诚在外做官,二人聚少离多,
唯以词句遥寄相思。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橱,半夜凉初透。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——《醉花阴》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
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
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——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
分别的生活一直到崇宁五年,
赵明诚的父亲去世,
赵氏一族暂别政坛,归隐乡里。
1107年,赵明诚和李清照来到青州定居下来,
往昔荣华不再,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,
对他们而言,却是因祸得福。
一室金石书画,闲来对弈成趣,
收藏古玩书籍成为二人的共同爱好:
订正勘校古籍、
“相对展玩咀嚼”书画彝鼎。
每日吃完饭后,
他们会一同坐在“归来堂”(置放字画书籍的房间)中,
先是煮上一壶好茶,然后开始玩猜书。
在一堆书史中,
需要指出某一典故是出自哪本书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,
答中者为胜,胜者可以先品茶。
在这方面,李清照略胜一筹,
她自幼博闻强记,总是猜中的多。
一次又赢了赵明诚,她举起茶杯甚为得意,
却一不小心把茶杯打翻,
茶水泼了一身,虽然胜了,还是喝不了一口,
清照如此狼狈的模样,惹得二人俱开怀大笑。
这些年,
赵明诚初步完成了巨著《金石录》的撰写。
这本《金石录》是继欧阳修《集古录》之后的
又一大金石学专著,
全书三十卷,其中目录十卷,后二十卷是题跋,
著录所藏的金石拓本约二千种,极具文物史学研究价值。
赵明诚动笔著书,
李清照就做“灶下婢”,照顾丈夫起居,
将文物整理得一丝不苟,
一眼看去纸扎精致,字画完整。
他们享受着生命赐予的宁静,
沉浸在这一段时光里,
山盟海誓不须顾,彼此便可守得天荒。
李清照不免动容:“甘心老是乡矣。”
青州隐逸一住,就是十年光景,
但生活只给了她们一半幸福,
没辜负锦衣华盖、轻狂风流的年少,
也没能逃脱坎坷多舛、锥心刻骨的宿命。
宣和年中(1119年左右),
赵明诚再度起仕,稳定后李清照亦追随而来。
未料前路坎坷,世事倏忽间沧桑巨变。
再回顾十年相守,静默安然,
竟像是耗尽了余生的所有幸运。
叁
再流离的生活她一一熬过
再悲痛的苦难她一一尝过
公元1127年4月,
金军攻破汴京(又名东京,今河南开封),
烧杀抢掠一番后,俘虏宋徽宗、宋钦宗二帝,
以及诸多赵氏皇族、后宫妃嫔、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,
经此一役,汴京城中断壁残垣,付之一空。
两帝被俘,北宋遂宣告灭亡,
这便是“靖康之耻”。
就在金人攻陷汴京之时,
李清照一家也开始了颠沛逃难的生涯。
她在《金石录·后序》中写道:
“闻金寇犯京师,四顾茫然,盈箱溢箧,
且恋恋,且怅怅,知其必不为己物矣。”
祸不单行,
此时从江宁(今江苏南京)又传来噩耗,
赵明诚的母亲郭氏去世,
于是赵明诚决定马上动身南渡,
一为奔丧,二为逃难,三为保护好这些藏品免受战火摧毁。
赵明诚先行奔逃,携带十五车古玩字画,
李清照则回青州旧居整理剩余的藏物,
这些藏物“用屋十余间”,数量庞大,
她计划着待到明年春天,再用船把它们运至江宁。
可惜,天不遂人意,
金兵攻破汴京后转瞬又攻陷青州,
李清照完全来不及打点,
只身带着《赵氏神妙帖》等藏品南逃,
而身后“凡所谓十余屋者,已皆为煨烬矣。”
乱世之中李清照孤苦无依,
全凭了一腔意志支撑。
奈何非但旧居藏品付之一炬,
奔逃路上又在镇江一带遭遇抢盗,失去一批藏品。
第二年春天,
她终于和赵明诚在江宁团聚,
可手上就只剩下一本《赵氏神妙帖》和一些小物件。
平静的相聚不过一年,丈夫就因失职被罢官,
他们又一次开始了流亡,
行至乌江时,
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,
面对浩浩江水,面对南宋残破的半壁江山,
李清照思潮激荡,
随口就吟诵出了《夏日绝句》:
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这首诗豪情流露,
手起笔落之间,言辞苍劲,意蕴深厚。
李清照不过一名普通女子,
却比男儿还要志气高远。
山河破碎,四处漂泊,
比这更痛苦的是刚回转建康,
李清照就失去了患难与共的丈夫。
1129年,赵明诚因舟车劳顿、寒热交并,
病逝于建康。
这一生相聚短,别离长,
一场浮生盛宴,从此死生不复相见。
面对人世诸般荒凉,
李清照再也忍不住眼中热泪,
写下一首首哀婉之词: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
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
怎敌他,晚来风急?
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
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,点点滴滴。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?
——《声声慢》
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
物是人非事事休 ,欲语泪先流。
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。
只恐双溪舴艋舟 ,载不动、许多愁。
——《武陵春·春晚》
肆
敢爱敢恨
宁愿玉碎不肯瓦全
国破家亡,丧夫之痛,
往后一切的苦难都压在李清照身上。
恶贼想要强取豪夺她的古器物,
仅存的字画古玩又被盗去十之八九,
马上南犯的金兵又使得她失去了立足之地,
委托给赵明诚旧属的千卷古籍和文物又被战事毁于一旦,
桩桩件件、俱是雪上加霜。
然而她又是何等刚烈的女子,
这一切都要扛过去!
从建康出逃南渡汪洋,
满目疮痍之状仍抵不住她心中激昂之情:
天接云涛连晓雾,星河欲转千帆舞。
仿佛梦魂归帝所。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。
我报路长嗟日暮,学诗谩有惊人句。
九万里风鹏正举。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!
——《渔家傲·天接云涛连晓雾》
苦难加身而不自弃,
身处忧患而志气不屈,
这,就是她的胸怀。
1131年,宋改年号为绍兴,
南宋都城迁到临安(今浙江杭州辖区),
第二年,李清照也跟着搬来,
只是一路颠沛,病来如山倒,
竟一时昏迷过去,
挣扎在病榻上,奄奄一息……
浮沉几度,从未曾想,
会有一个似赵明诚这般的人来给她温暖。
他叫张汝舟,
时任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,
听闻了清照的遭遇,匆匆赶至她的病榻前,
忙前忙后,
只为照顾这么一个行将就木的嫠妇。
他的似水柔情,使李清照相信了他的真心,
赵明诚去世三年余,
李清照在重病至“牛蚁不分,灰钉已具”的情况下,
答应了张汝舟的请礼求婚……
张爱玲曾说:
“一只野兽受了伤,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,
然后自己舔舔伤口,自己坚持,
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,它就受不了。”
一个人承担,总是有着莫名的力量,
我们有勇气去独自面对艰难,
却无法在别人的关心前设防。
也许,并不是为了爱情,
只是为了那一份难得的温情,
李清照一意孤行地和张汝舟在一起,
然而她并未料及,
这次婚姻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。
婚后,李清照病情稍缓,
才慢慢认清了所谓的丈夫张汝舟,竟心有歹念。
外界盛传赵明诚生前珍藏颇丰,
张汝舟正是觊觎清照手中遗物,
方在她孤苦无依时趁虚而入。
李清照认清了张汝舟的真正居心,
同时,张汝舟也发现了自己的计谋落空,
李清照的珍藏经过几次厄难,已余剩无几,
且更将这些文物收好,不会交予他。
张汝舟气愤之下,开始对她拳脚相向……
李清照忍无可忍,
她在《投内翰綦公崇礼启》中这样写道:
“视听才分,实难共处,忍以桑榆之晚景,
配兹驵侩之下才。”
她从不是那种唯唯诺诺、见识浅薄、甘愿认命的女子,
她向来爱憎分明,个性刚烈独立,
自是拼尽心力,也要脱离此厄运。
不久后,李清照收集了足够的证据,把张汝舟告上官府。
张汝舟的官职乃是虚报考试次数得来,
所犯的是欺君之罪。
经过彻查,张汝舟被罢官流放,
李清照终于与他解除关系。
只是宋律还有规定,
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,都要坐牢两年。
不过幸好有朝中友人帮忙,
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。
只是“居囹圄者九日,岂是人为。”
这件事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。
古训“贞女不事二夫”,
李清照孀居三年后再嫁,已引起不少风波,
再加上这一起“离婚案”,更是传得沸沸扬扬。
宋人胡仔在《苕溪渔隐丛话》里道:
“易安再适张汝舟,未几反目,
有《启事》与綦处厚云:
‘忍以桑榆之晚景,配兹驵侩之下才。’传者无不笑之。”
宋人王灼在《碧鸡漫志》中说:
“赵死,再嫁某氏,讼而离之,晚节流荡无归。”
甚至有的人说:
“不终晚节,流落以死,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,惜哉!”
……
名声节气对于李清照这样清傲的人确实重要,
她在给綦崇礼的答谢信中说:
“清照敢不省过知惭,扪心识愧,
责全责智,已难逃万世之讥;
败德败名,何以见中朝之士。”
选择错误,她坦然面对,
流言蜚语,她淡然一笑,
世间谁又不是在跌跌撞撞中前行呢?
年少锋芒毕露,
中年历经沧桑,
晚年平淡是真。
桑榆暮景,李清照选择了隐匿沉寂,
独自一人将人间的凡尘打扫干净:
她继续从事写作,
完成了与赵明诚合作的《金石录》的整理和校勘工作,
(即《金石录后序》)
为世人留下了珍贵文物。
明代毛晋评价《金石录后序》:
略见易安居士文妙,非止雄于一代才媛,
直洗南渡后诸儒腐气,上返魏,晋矣。
清代王士禄评价:
诵《金石录(后)序》,令人心花怒开,肺肠如涤。
清代李慈铭说:
“叙致错综,笔墨疏秀,萧然出町畦之外。
予向爱诵之,谓宋以后闺阁之文,此为观止。”
此外留下记载的就只有两次学术活动,
1150年前后,
年近古稀的李清照携带自己珍藏的米芾墨迹,
两次拜访米芾之子米有仁(初名友仁,后改用现名)请他题字。
这最后一程,她仍旧倔强地走过,
一山一水一纸一墨一寸光阴;
一心一人一书一屋一点回忆。
国难、情愁、别离、爱恨,
她是万千人中普普通通的一个,
却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,青史留名,
无论何种身份,何种境遇,
不断地追寻和创造,
这,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。
伍
世上留下过你的足迹
人间却再无这样的女子
世上再无李清照,人间残存《漱玉词》,
一卷墨香,三千繁华,
她受尽了悲苦,但留下的是不灭的灵魂。
她是“词压江南,文盖塞北”的才女。
在作词形式上,她善用白描手法,
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,率真自然、明白易晓,
所用典故与词境交融,
达到了“点铁成金”、脱胎换骨的境地,
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,
“语尽而意不尽,意尽而情不尽”。
她是著书立说的一代文学大师。
古人云“才藻非女子事也”。
李清照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
关心国事、著书立说、传道授业,
她学富五车,词动京华,
更创出一套论词体系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,
这在当时是开天辟地独一家的学说。
她志存高远,见识远超旁人。
绍兴三年(1133),
宋高宗欲派遣大臣去往金国探视徽、钦二帝,
众臣一听要去虎狼之域,无一人敢应命。
大臣韩肖胄见状自告奋勇前去,
年过半百的李清照得知消息十分激动,
以长诗相赠:
子孙南渡今几年,飘零遂与流人伍。
欲将血泪寄山河,去洒东山一抔土。
.......
似这般气壮山河的爱国诗文,
1134年,李清照还写有一篇《题八咏楼》
千古风流八咏楼,江山留与后人愁。
水通南国三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。
她是中国史上女词人中,
留下的文学财富最多最完整的一个
(甚至可以说是唯一):
词:
《武陵春》、
《醉花阴》、
《小重山·春到长门草青青》、
《忆秦娥·临高阁》、
《多丽·小楼寒》、
《好事近·风定落花深》、
《念奴娇·萧条庭院》、
《转调满庭芳·芳草池塘》、
《清平乐·年年雪里》、
《菩萨蛮·风柔日薄春犹早》、
《浪淘沙·帘外五更风》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 》等。
诗:
《浯溪中兴碑诗》、
《皇帝阁春帖子》、
《钓台》、
《上枢密韩肖胄诗》
《乌江》等
文:
《金石录序》、
《词论》、
《打马图序》、
《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》等。
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。
后人认为她的词
“不徒俯视巾帼,直欲压倒须眉”,
她因而被称为
“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,
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”。
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曾说:
人的一生中,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,
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,
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。
李清照正是这般历尽劫难从浴火中走来,
她领先那个时代太多太多,
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:
以平民之身,思公卿之责,念国家大事;
以女人之身,求人格平等,寻爱情之尊。
在封建专制制度下,
李清照仍旧坚强独立,刚烈果毅,
她用一生证明了一件事——
人活在世上,
唯一要做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,
这一生太短,
想要活出自己的模样太难,
即便如此,
我也绝不能只知平庸处世,
碌碌无为地荒度这一生。
【本文作者简介】
唯旧,资深自媒体编辑。
个人公众号:唯旧(ID:weijiu77)
拙笔一支,只道世态悲喜;
旧人旧事,尽付杯酒之中。
你来,我煮酒等候。
1
1
1
1
1
【壹学者精选】
“ 李清照 ”
—— 拓展阅读
>>>点击阅读
“人大复印库”更多优质文章
◆ ◆ ◆
✎ 留言小互动
你最欣赏李清照的哪一点?